12月20日,体育部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“西农精神”大讨论活动,广大教师结合自身感受,畅议“西农精神”的深刻内涵。讨论会氛围热烈,发言争先恐后,充分显示出大家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。
第一教研室贾齐副教授说,从小生长在西农,接触老一辈的科教工作者的机会比较多,如老一辈的赵洪璋院士、李振岐院士等,既贡献卓越、彪炳史册,又平易近人、朴实无华。还有康振生院士、邵明安院士以及王辉教授、张涌教授、李华教授等一批潜心钻研的科教工作者,他们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,创造出骄人的成绩,才能学校今天的辉煌成就。青年教师冯鑫说,来到学校工作后,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,同时也感受到学校和前辈的光荣,自豪感油然而生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的甘于吃苦,提高学生体质,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第二教研室陈艳教授说,通过学习院士事迹,深刻领会“西农精神”的精髓,在工作中不忘初心,干在实处,要把情系苍生的情怀发扬光大,更好的服务社会,服务学生。曹新志副教授说,回顾杨凌及西农的历史,很多的老师、专家、学者不畏艰辛,扎根杨凌就是 “西农精神”的具体体现。
第三教研室任启俊副教授说,两位院士的当选是学校的大喜事,也是对两位院士数十年“扎根杨凌,情系三农”的最好回报。结合他们的先进事迹,今后我们要真抓实干、迎难而上,要团结一心,学习两位院士甘于吃苦、追求卓越的实干精神。要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到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实际工作中,不断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,将学校体育工作推上新台阶,在体育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成绩,为我校双一流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。青年教师李水生谈到,两位院士的先进事迹,充分体现了“西农精神”。作为体育教师,就应该严谨教学,兢兢业业,甘于吃苦,追求卓越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这也是对“西农精神”的最好诠释。
第四教研室孟月婷教授说,两位院士的当选令人振奋,这是对他们几十年奉献的充分肯定。虽然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,但与院士所做的贡献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。在以后工作中上好每节课,积极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,为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做出贡献。青年教师李永华说,通过学校院士的先进事迹,为他们无私奉献精神所震憾,作为体育教师,上好每一节课,关心每位学生,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努力工作。